热讯:五一去成博探秘来自4000余年前的“勤劳牛牛”
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成都4月25日讯(记者 何佳欣)牛,在传统文化中,一直都是任劳任怨、勤劳踏实的象征。元朝农业学者王祯在《农书》中说:“农为牛本,有功于世”。在以农耕文明为显著特征的传统社会里,牛是常见的用于农业耕作的牲畜,因其代表着劳作生产、繁衍生息,也逐渐成为图腾被广泛崇拜,这一点无论中外都是如此。
即将于4月28日正式开幕的成都博物馆“灿烂的记忆: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”中,就有这样一批反映着牛崇拜的文物。
铜合金牛车是本次展览最古老的展品,诞生于距今4000余年的苏美尔文明。铜合金牛车展现了一幅远古时期的“物流运输”场景:两头大角公牛拉着一辆四轮车缓慢前行。
(资料图片)
苏美尔文明诞生于今天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,熟悉的歌中所唱到的“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”即在此处。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,苏美尔文明也是在此诞生的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城邦文明,在这一时期(约公元前3500年),这一地区开始了青铜器的制作与生产,开启了意义深远的青铜时代。
在印度河文明中,公牛具有神性,代表伟大的力量、强壮的体魄,主持献祭仪式的主祭司也被认为是公牛的化身。公牛是哈拉帕文明时期最典型的艺术主题之一,展览中的“青铜牛”,低头亮角,蓄势待发,浑身充满了力量,极具动感。
展览中,观众还能见到这样一对金光闪闪的“牛兄弟”。这对极具力量感和线条美的“金牛”表现手法极为写实,一头昂首向前,一只转头回望,肌肉骨骼轮廓清晰,动作自然,后腿弯曲,使牛身结构更加稳定,又仿佛是在积蓄力量,准备随时发起进攻。
这对金牛充满了希腊特色,其所属的巴克特里亚王国是中亚希腊化的核心,张骞出西域时,将这里称为“大夏”,并在此看到了从“蜀身毒道”传来的蜀布和邛竹杖,这表明至少在公元前2世纪,中国四川就与阿富汗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商贸往来。
除此之外,展厅里还有众多与牛相关的展品,展现着不同文明、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牛的认知。
“牛头装饰别针”是公元前1000年—前700年左右的卢里斯坦的饰物。小巧精致的别针顶端装饰了三只并列的牛头,它们精致可爱,耳朵张开,憨态可掬。
“牛形化妆容器”来自巴克特里亚—马尔吉亚纳考古共同体(阿姆河文明),轮廓流畅、刻画细致的公牛身上背着细长的瓶口,可以插入化妆棒蘸取。
据悉,灿烂的记忆: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将从4月28日持续至8月9日,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,大家可以前往成都博物馆“灿烂的记忆:亚洲文明古国金属艺术展”,看看从古至今的人类是如何通过劳动,冶炼出文明不朽的结晶!
标签: